学习的真正意义
一个人若把成为智者,作为自己一生的目标。就意味着他要用尽一生所有的时间去学习。
克里希那穆提,对学习的理解很具启发性,他说:
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,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。
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依赖书本、知识和权威,借着它们以获取了解,
那么他便是愚蠢的。
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,
而自我认识,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。
因此,教育和学习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,
因为整个生活都是汇聚于,我们每个人的身心。
学习之路的第一个敌人:恐惧
唐望说,当一个人开始学习时,他绝对不会清楚他的真正目的。他的动机不正确,意图模糊,他对学习的艰辛一无所知。
他慢慢开始学习,先是一点一滴的,然后是一大把的吸收,于是他的思想很快就产生冲突,他学到的绝不是他事先所料到或想象得到的,因此他开始害怕。
学习绝不是一个人能预料的,学习的每一步都是一项新的任务,而一个人所感到的恐惧,则开始无情地增加。 学习变得毫无起色,他的目标变成了一个与内在抗争的战场,于是他碰上他的第一个敌人——恐惧。
一个可怕的敌人,极为狡诈,难以克服,在路上每个角落躲藏着,潜伏着,等待着,如果这个人因为恐惧的存在而吓得逃跑,他的敌人就会终止他对知识的追求。
我问:如果他害怕地逃走了会怎样呢?
唐望:不会怎样,除了他永远不会学习到什么,他永远不会成为智者,也许成为一个霸道的人,或无害被吓坏的好人,不管如何他会成为一个被打败的人。 他的第一个敌人会终止他的渴望。
我:那么他该如何去克服恐惧呢?
唐望:答案很简单,他不能逃走,他必须反抗他的恐惧。即使恐惧,也必须接受学习的下一步,下一步,又下一步。 他会十分恐惧,但是不得停止,这是规矩。
第一个敌人撤退的时刻终究会来到,那时他开始对自己有把握,他的意愿会变得更强,学习将不再是件可怕的事了。 当这个愉快的时刻来临时,这个人就可以毫不迟疑地说,他已经击败了他的第一个天然敌人。
第二个敌人:明晰的陷阱
我问:唐望,这是一起发生的,还是一点一点发生的?
唐望:它会一点一点发生,但是恐惧的消失是突然而迅速的。
我:但是如果又有什么事情发生,这个人会不会又恐惧呢?
唐望:不会,一旦一个人克服了恐惧,一辈子就不会再恐惧了,因为他得到的不是恐惧,而是明晰,一种明晰的心灵。 可以消除恐惧,到那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欲望,也知道如何满足这些欲望,他能够期待新的学习步骤,对一切事物都有一种锐利清晰的感觉。
他感觉到一切都没被隐藏起来,接着他会碰到第二个敌人——明晰。
难以获得的明晰的心灵可以排除恐惧,但也会令人盲目。 他强迫一个人不再怀疑自己,他使他相信他能做任何他做的事,因为他能清晰地看出一切。
他非常勇敢,因为明晰;他绝不会半途而废,因为明晰,但这一切都是个幻觉。 就像是一件还没有完成的事物,如果这个人顺服了这种佯装的力量,就是屈服于第二个敌人——当他该积极的时候,他反而变得有耐心起来;而该有耐心时,他会变得急躁。他的学习会出现失误。 直到在无法学习为止。
我:一个因此被打败的人会怎样呢?唐望,他会因此而死吗?
唐望:不,他不会死,他的第二个敌人只会阻止他成为一个智者,他可能会成为一个虚浮的战士或一个小丑。 但是,付出极大代价得来的明晰,绝不会变回黑暗和恐惧。 他一辈子都会很明晰,但他不能再学习或渴望任何事物了。
我:他要怎样才能避免被打败呢?
唐望:他必须像对付恐惧那样,反抗他的明晰,只用他来看,在采取新的步骤之前,要耐心地等待,小心地衡量一切,最重要的是,他必须想到他的明晰几乎是一种错误。
而有一天,他会了解,他的明晰只是眼前的一个小点而已,如此他才会克服第二个敌人,达到再也没有任何事物能伤害他的地步。
第三个敌人:力量的诱惑
这将是真正的力量。 这时候他会知道,追求了那么久的力量终于是他的了,他要怎么高兴使用都可以。
力量听从他的命令,他的希望就是规矩,他明白这一切都措手可得。 但是,也碰上他的第三个敌人——力量。
力量是所有敌人中最强大的一个,因此最容易做的事自然是驯服它,毕竟这个人已是无法伤害的了。 他君临天下,以算计过的冒险为开始,立下规矩为结束,因为他是个主宰。
达到这种地步的人,很难发觉他的第三个敌人正朝他接近。 突然间,毫不知情的,他就会落败。 他的敌人会让他变成一个残忍,反复无常的人。
我:他会失去他的力量吗?
唐望:不,他不会失去他的明晰或他的力量。
我:那么,他与一个智者有什么不同?
唐望:一个被力量打败的人,到死都不知道怎么控制力量。 力量只是他生命的一个负担,这种人无法控制自己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或如何使用他的力量。
我:被这些敌人的其中一个打败,是否就是最后的失败呢?
唐望:当然,一旦被任何一个敌人打败,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。
我:一个被力量打败的人,是不是有可能看出他的错误而改正过来?
唐望:不能,一旦他屈服,他就完了。
我:但是,假如他只是暂时被力量所蒙蔽,然后又拒绝了呢?
唐望:那就表示,战斗还在进行,他仍然想成为一个智者。 只有当一个人不再尝试,放弃自己,才算是被打败。
我:但是,唐望,一个人也有可能为了恐惧放弃自己好几年,最后又克服了恐惧。
唐望:不,这样说不对,如果他屈服于恐惧,就永远无法克服恐惧。 因为他会逃避学习,不会再尝试。但是,如果他在恐惧之中继续学习了好几年,最后就会克服恐惧。 因为他从未真正放弃他自己。
我:他要如何打败他的第三个敌人呢,唐望?
唐望:刻意地反抗它,他必须了解,他似乎已征服的力量事实上并不是他的。 他必须时时克制自己,谨慎而忠实地运用所学习到的一切。 如果他能了解,不能控制自己,明晰和力量要比错误还要糟糕。 那么,他就能达到不轻举妄动,关照一切的地步,知道何时及如何使用他的力量。
如此,他便击败了他的第三个敌人。
最后一个敌人:衰老
这时候,这个人抵达学习之旅的终点,几乎毫无警觉地,他会碰上最后一个敌人——衰老。
这是最残忍的一个敌人,一个他无法完全打败,只能打退的敌人。只是当一个人不再有恐惧,不再有急躁的明晰心灵的时候,在这个时候,他所有的力量都听候他的控制。 这也是他非常想要休息的时候。
如果他完全顺服了,他会想躺下休息,忘却一切的欲望。 如果他在疲倦中开始放松自己,就会输掉他的最后一回合。 他的敌人会把他打倒,让他变成一个年老力衰的老头子。 想要撤退的欲望会压过他所有的明晰、力量及知识。
但是,如果这个人抛弃他的疲乏,继续完成他的使命,他就可以被称为一个智者。
他成功地打退了最后那无可征服的敌人。即使只有短暂的片刻,而那片刻的明晰、力量及知识也就足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