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你获取的信息,保持善意的怀疑和独立思考是明智的。
以下是我在静心冥想时,来自本我的启示。这些信息是以图像、感觉、零散而没有结构的文字形式浮现在我的显意识层面,经过我整理后呈现出来,可能会有些扭曲,仅供参考。
面对干扰的思考
我觉察到自己存在一种模式:当我深入学习一个主题并取得一些进展时,获得新知识的满足感升起(就在我放松警惕时),一些吸引我注意力转移至其它方向的声音,见缝插针地钻进我的识海。比如,今天的待办事务,各种琐碎杂事,或显意识认为重要且有意义之事。
即便是一刹那的分神,也足以导致注意力的螺旋式下降。于是,我向本我祈祷,请它协助我保持在实现目标的路径上,赋予我明晰和智慧,帮助我洞察自身的模式,了解是什么在阻碍我达成目标?
关于选择
**谨慎地选择你想要进入的主题,有意识地觉察你的真实意图与整个心智活动。**不论那主题是学习研究、工作项目、业余爱好、建立一段新的关系、还是购买一件物品……
全面地了解你的目标,明确它包含了哪些未知因素,你的意图是什么?这个想法是否源自你真实的渴望,而不是容易被动摇,终将幻灭的妄念?
真实的意图,往往具有如同激光一般的穿透力;而妄念,总让你陷入无尽的混乱。
关于责任
你所选择的体验,都将成为你未来生活的一部分,占据你的时间和能量,也可能会成为使你感到不自由的潜在因素。
因此在一开始做到周全的考虑,对你即将创造的新经验负责,确保你不会因为半途而废,而将助你创造的能量散乱在你的能量场中,置之不顾。
这样的经验会困住你,并一再重演,这必定会加剧你的自责和挫败感。
关于无意识地创造“ 随机的经验 ”
要小心无意识中吸引至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、事件或人。这些你在无意识中创造的随机经验,削弱了你的力量,使你的专注力能量无法汇聚。
**有意识地切断那些你不希望再深入的主题或某段关系,是明智的。**这也包括你拥有的物品、爱好、饮食习惯,或手机里的应用程序……等等。
但要慎重、负责地为你在过去的创造,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关于抵抗诱惑
不需要与之对抗。
关键在于冷静地认清诱惑的虚幻本质,粉碎你认同那些诱惑合理存在的荒谬逻辑。那些经不起仔细推敲的解释,在洞察力面前总是会立刻现形,显露出伪装之下的真实想法。
心智的迷宫:关于认知限制
为什么人们都很难面对自己设立的谬论,但对别人的模式、荒谬行径和他们的困境,仿佛一目了然呢?
我们常说 “旁观者清”,但我开始怀疑这一点,旁观者真的比当事人更清楚吗?各自的观点只是所见角度不同,体验不同罢了。
然而,**我们总认为自己很清楚了,了解一切了。不论是对别人的了解,还是对自己的了解。**就因如此,我们的心智不再纯净,才无法维持在“空性”的状态中。心智的母体不再激发我们求知的渴望。
已知和经验,还有我们有意识和无意识中创造的一切,共同构建起一个心智的迷宫,禁锢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,蒙蔽了我们的心灵之眼。我们也与未知、与更广阔、更自由的世界,以及那真实伟大的存在,切断了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