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索尔:死亡的意识过渡会发生什么?

肉身死亡后,灵魂将面对的3个选择是什么?

2025年10月1日

对你获取的信息,保持善意的怀疑和独立思考是明智的。


【引用资料】

《The Fifth Perspective: Transcending Space and Time》来自哈索尔(Hathors),2015年

https://tomkenyon.com/the-fifth-perspective-transcending-space-and-time

《Transition States of Consciousness》来自哈索尔(Hathors),2011年

https://tomkenyon.com/transition-states-of-consciousness

作者:汤姆·肯永 (Tom Kenyon)

翻译/解读:暮雨

本集内容

死亡的两种形式

・心理与精神的蜕变

・身体的死亡

死亡的意识过渡状态

死后的三个选择

・上师 / 救世主的天堂

・光之隧道

・黑暗虚空之门

死亡:新潜在现实的开始

延伸阅读 │ 一个关于死亡过渡的故事


你是现实的创造者,这句话意味着,你不仅创造了你的人世生活,你也创造了你的死后世界,以及来世的体验。——暮雨

死亡的两种形式

当你将 自我认同 从当下的现实中抽离时,你今生的个人历史仿佛一场梦。因为你已经超越了肉身生命的 感官锚点,于是无论是你自己的过往,还是整个宇宙的历史,都如同一种梦境般的体验。

在某些深度扩展的意识状态中,人们能直接感受到生命的这种“梦幻性”。但对大多数人来说,这种体验只有在你们称之为“死亡”的通道中才会出现。

在这里,我们想讨论两种类型的死亡。

・心理与精神的蜕变

**第一种死亡 **是当你进入第五维度(或更高维度)的现实时,发生的心理和精神上的蜕变。这种转变常常让人感觉像是一种死亡,因为你原本习惯依赖的、以感官为基础的现实框架已消失。

你是谁?你的生命意义是什么?这些根本性的存在主义问题,都会在进入第五维度及更高维度的过程中,被深刻地触动和改变。

因此,对于那些正在阅读本文,并正在过渡到第五维度或更高维度的读者,我们要说:别被 死亡的预感 吓到。那种对死亡正在临近的感受,可能并不是身体即将死亡的预兆,而是你正在过渡到更高维度现实时,所必然产生的内在反应。

・身体的死亡

我们要讨论的 第二种死亡,是你生物现实的终结(也就是你的肉体死亡)。当死亡过程彻底完成时,你将不再接收来自外部世界的感官输入,而你目前对空间与时间的体验,也将被彻底抹去。如果你毫无准备,这可能会让你感到相当迷茫。但如果你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本质,这也可能让你感到相当兴奋与解放。

如果你完全把自己视为一个有机生物体,那么在死亡的那一刻,你会感到恐惧。然而,如果你已经体验过进入第五维度或更高维度的自由,那么你的死亡过渡将会轻松得多。

死亡的意识过渡状态

对于有形生命来说,“死亡的意识过渡状态”是极其困难的过程。

这是因为包括五种感官在内的 所有感知标记 都消失了。如果一个人完全把自己认同为物质性的存在,那么他/她将会发现这个过渡状态极其困难。因为他/她所认同的一切,已经不复存在。

感知标记(Perceptual markers)是哈索尔用来描述,我们如何通过五种感官,理解世界并驾驭我们的生活的一个术语。当“感知标记”消失时,“意识的过渡状态”就会出现。

意识的过渡状态(Transition States of Consciousness)是哈索尔所称的“中间地带(in-between places)”,指的是当发生重大损失(比如结束一段关系、工作变动、失去挚爱之人或死亡时),我们暂时停留在一个“旧的现实已消逝,而新的现实尚未完全成形”的状态。

关于它们之间更深层的运作机制及影响,我们在下一章再做详细阐释。先回到当下的主题:

当肉身死亡,尽管物质世界仍在继续运转,但意识已不再接收到五感的输入。仿佛整个世界连同身体一起消失了。伟大的“我是”(I Am)——超验意识(Transcendent Consciousness)的核心特征——不再从身体、五感或外部世界获得信息。对于那些从未直接体验过其他存在领域的人来说,这可能会令人深感不安和迷惘。

然而,真实的你,就像一棵庞大的生命之树,拥有无数枝干、繁多的叶片和花朵,而你当前的物质存在,只是其中一片叶子和一朵花而已。(相关文章:生命之树-宇宙的结构,灵魂的结构

「暮雨·注」什么是“超验意识”?

指的是一种超越日常感官、理性思维与自我身份局限的意识状态。在这种状态中,个体会感受到与更高维度的实相、宇宙整体性或神圣存在的连接。想象一下:普通意识 就像你在黑暗的房间里开着一盏小灯,只能看见被灯光照亮的部分。超验意识 则像你走到山顶,突然能看见整个城市的灯火。它让人跳出“局部的小舞台”,去看到更广阔、更本质的整体。很多人形容这种状态像是和宇宙对话、融入无限的海洋;或者像从故事里,突然跳出自己的角色,看到整个剧本。

死后的三个选择

从我们的经验和视角来看,当一个人穿越你们称为“死亡的意识过渡状态”时,即肉体死亡结束后,将面临三个入口/门户:

1)由某位上师或救世主的的个人意志,所开启的能量入口;2)光之隧道;3)一条通往黑暗虚空的入口或隧道。

・上师 / 救世主的天堂

如果你身处一个灵性传统中,与你有着深厚个人联系的上师或救世主,你可以选择跟随这位存在的道路,进入其意识的振动场。在某些宗教中,这被称为“天堂”。

对于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,我们需要提醒你的是:

进入这个意识维度,意味着实现了你心中渴望已久的愿望——与这位存在合一。

你进入的世界,是他/她所创造的天堂—— 这个世界,不仅受到这位上师或救世主的 觉悟水平 (振动层次)所决定,并且必然地,也同样 受限于他/她自身的局限(相关文章:大天使迈克尔的《解密死亡 》)

从我们的角度来看,宇宙本质上是无限的,我们所说的“无限”并不是指外在的空间,而是指你们宇宙的跨维度现实。从我们的经验来看,从未有任何一个单一存在,能够完全理解并涵盖所有存在。

然而,如果你确实希望在死亡领域中,加入你的上师/化身/救世主,我们有一些建议。

首先,可以在心中呼唤他/她的名字。这是一种古老的理解,体现在埃及语“Ren”中,意思是“名字”。当你呼唤某位灵性存在的名字时,他/她的一个方面就会被迫向你移动

如果在你与上师/化身/救世主相遇的那一刻,他/她认为你值得,他/她就会带你进入他/她的天堂领域。

对于那些来自东方灵性传统的人来说,有一些 咒语 与特定的神灵相关。在临终时或在冥界,默念这些咒语,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。

对于那些没有宗教信仰,并不追随某位上师、化身或救世主的人来说,在面对死亡的意识过渡状态时,提供了其他可能性。

・光之隧道

所谓光之隧道,源自贯穿你身体中央的 普拉纳能量通道,它是从你的会阴延伸至头顶顶轮的一条“气脉管道”。在死亡的那一刻,你的意识会沿着这条通道向上移动,并通过你的顶轮进入另一个意识维度。

在这条隧道的另一端,是一片耀眼的光芒。你可能会感觉自己正走在一座桥上,跨越一条溪流或河流。在桥的另一侧,会出现你刚刚结束的这一生中的亲人朋友。你也可能感应到那些在你之前去世的人,甚至包括你曾经养过的宠物,因为动物的灵魂也同样栖息在这个领域。

如果你与这些人或生物之间,还有未完成的关系或未解决的问题,你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渴望,想要进入这道光芒。一旦进入,你就会重新回到生死轮回之中,并再次转世——而且最有可能是回到地球。

・黑暗虚空之门

死亡领域中有一个黑暗的空区—— 虚空点(Void Point)——那个万物由此诞生的创造之源。在虚空中,存在所有可能性,但不存在任何现实。它就像一颗橡树的橡子。整棵巨大的橡树都潜藏在这粒橡子里,但它尚未显现。

这就是第三种选择,停留在虚空点。当你发现自己身处虚空中时,你会通过一个特征认出它——那就是你在 黑暗和绝对的寂静 中,彻底的孤独

但你需要明白,当你栖居于虚空之中,如果你能在这种意识状态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,而不急于去创造什么,你就会发现“你的真实身份”是纯粹的意识——那个超越一切现象的伟大存在。

此时,你**正处于自己创造力的中心。**你接下来选择创造什么,将决定你未来想投生的环境,以及你想要居住在怎样的世界,或是你将安住的意识领域。这是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。

(暮雨注:我认为这个虚空点不只在死亡过渡期会出现,在“深度冥想状态”、“有意识的做梦”、和“清醒时的呼吸之间——静止点”都可以连接到这个“虚空点”,只是需要刻意的创造。)

如果你选择进入或停留在黑暗虚空之中,并且已经做好准备去面对这种彻底的自由,那么你将被释放出来,可以探索宇宙及其他维度,进入超越一切物理现象的存在状态。在这个存在的领域,你可以自由选择,成为其他现实的探索者。

这一种选择,能为你带来 最大的可能性,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最困难的。而造成这种 困难的原因在于,大多数人会觉得“没有身体”是不舒服的。对于拥有身体以及体验物质世界的渴望,往往会过早地将一个人从虚空中拉出来。

许多被黑暗吓坏的人,在面对虚空的浩瀚时会感到眩晕。他们会匆忙地转向光明,选择一个新的现实,而不是花时间在万物的潜能与寂静中休憩。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,这种渴望本身创造了光

于是,他们面前出现一个门户,如同一条隧道。他们可以进入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二个选择:光之隧道,遇见那些他们曾经认识的人。从而在没有完全理解,这样选择的后果的情况下,重新进入化身,或进入其他的振动领域。

当然,这确实是向你开放的一种选择,也是许多人常常选择的道路。

死亡:新潜在现实的开始

对于你们在称为 死亡的维度转变 中选择进入哪个入口,我们并没有评判。但我们认为,如果你能事先了解等待着你们的事情,对你是有益的。这样你就能为即将到来的选择,做好准备。而这些选择,是你在结束尘世旅程时必须去面对的。

死亡并不是结束。它只是一次穿越时空旅程的完成。死亡预示着 新的潜在现实 的开始,而你将根据你在生前所做的选择,以及你在死亡时刻所做的选择,去 创造 新的现实。

延伸阅读 │ 一个关于死亡过渡的故事

引用自《第十种洞察力》,塞莱斯庭预言系列第2本

作者:詹姆士‧莱德菲尔德(James Redfield)

(暮雨注:这个故事极其形象生动地描述了,一个人经历死亡时的意识过渡细节。虽然这是一部虚构的灵性小说,但却无比“真实”地诉说着我们每一个灵魂的历史,以及整个人类集体的历史。)

​ 由于发现自己已死去,而处于一种惊恐状态。仅在数分钟前,他还习惯性地小跑,试图跑上一座绵延的小山,此时他心脏病突发,异常严重。痛苦仅持续了数秒钟,他便脱离了他的躯体,盘旋升空。我们看到旁观者奔跑过来帮助他。不久,一小组助理医生到达,繁忙地工作着试图把他救回人间。

在救护车里他坐在他躯体的旁边,悲惨地听到救护组长宣布他已死亡。他发狂似地又喊又叫试图与他们交谈,但却没人能够听到。在医院,医生向治疗小组证实,他的心脏已真的破裂,没人能有回天之术,以拯救他的生命。

他身体的一部分设法接受这一现实,而另一部分却拒绝接受。他怎么会死了呢?他喊叫以求帮助但同时发现,他自己已身处一个彩色的隧道,并随之被带到他现在所处的地方。我俩观看着,他似乎开始注意到这群魂灵,并朝他们靠近。

猛然间,他离开了,很快又在一座办公室里出现。办公室里满是计算机,墙上挂着图表,人们工作着。一切看起来和真的一般,只是办公室的墙壁却是半透明的,由此我们能看到里面发生的事情。办公室上面的天空不是蓝色的,而是一种奇特的橄榄绿。

“他在蒙他自己,”威尔说,“他在重建他在尘世工作过的办公室,试图装作他没死似的。”

那群魂灵朝他靠近,其他的也来了,直到有了数十人。所有人都在琥珀光的映照下摇曳,闪烁不定。似乎他们都向这个人发出爱和我不能理解的信息。渐渐地,这座构建起来的办公室模糊不清了,最终彻底消失了。 这个人的脸上带着放弃的表情,再次向其他的魂灵飘去。

“咱俩跟他们一块儿去。”我听到威尔跟我说。此时我感到他用手臂,或更确切地说是他用手臂发出的能量推了一下我的后背。

当我内心表示同意,便微微感到了自己的活动。魂灵和那个人全部都出现并变得越来越近,现在我可以看到,魂灵像威尔和我一样,脸上发光;他们的手和脚没有明晰的形状,只不过是光的射线。我现在能看清这些人形物的时间最长也就四五秒,然后就看不见了;非得眨眨眼,才能再次发现他们。

我渐渐意识到,这群魂灵,同那个已死去的人一样,正观看着一个朝我们这个方向移动的强烈的光点,随后光点变成了光束,照亮了一切。由于不能直接看那光束,我转过身,但仍能看到那个人的轮廓,他正不费吹灰之力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那束光。

再一次,我能获悉他的思想和情感。这束光使他内心充满令人难以想象的爱和安详。当这种感情遍布其身时,他的观点和知识不断地扩大,最终使他能够从广泛而十分惊人的细微处,清楚地审视他曾有过的生活

顷刻间,他能看到他的出生和他童年的家庭生活的情景。他生下来取名叫约翰·唐纳德·威廉斯。父亲头脑迟钝,母亲由于卷入形形色色的社会活动,经常外出,总不在家。约翰长大成人后变得好生气,挑毛拣刺,并极欲向世人证明他是一位出色的成功者。他就读麻省理工学院,23岁时获得物理学博士后的学位,随后在四所颇具声望的大学执教,后又到国防部工作,最后为一家私人能源公司效力。

很明显,由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最后的职业上,而彻底忽视了他的健康。多年来他一直吃快餐,从不进行体育锻炼,终于诊断出他患有慢性心脏病。随之由于他过度地寻求日常锻炼而最终导致死亡,死时恰恰是他人生的黄金时刻,享年58岁。

威廉斯此时的意识发生了转变,他开始为他曾有的生活方式感到极大遗憾,极其痛苦。他意识到,他的童年和早期的家庭生活模式已完全揭示出他灵魂发展的趋势,他利用挑战手段和精英思想使自己显得比别人更为重要。为达此目的,他使用的手法也是荒谬的,他总是批评他人的能力、工作伦理和个性,以把他人压倒。

但到现在他已看出,所有的老师都曾及时地对他进行过帮助,想帮他克服这种不安的毛病;所有的人都及时地向他表明另一种生活方式,而他却充耳不闻,将这些帮助置于脑后。反之,他却在自己的坑道视界中冥顽不化,一个牛角尖钻到底。所有的迹象都已表明,他本该更加认真地选择自己的工作,放慢自己的工作速度。

在他从事的新技术研究中潜藏着许多纠缠和危险,而他却全然不顾;他要求雇主培养他的理论乃至不熟悉的物理原理,而他却根本不探寻它们的起源。他就是这样工作着,而这就是他关心的一切,因为由此会使他成功,得到别人的感激和认可。他死于追求他人的认可

“又一次,我的上帝,”他想,“我像以前一样又失败了。”

突然,他的思想又转到另一新的场景,一段更早期的生活。那是19世纪,他在南部阿帕拉契山的军事前哨。在一座大帐篷里,几个人正靠在一起看一张地图。提灯的光线摇曳着映在墙上。

所出席会议的前线军官们形成了一致的意见:没有和平的希望,战争不可避免。高级军官们发布了马上进攻的命令。 作为前线指挥将军的两个高级助手之一,威廉斯被迫同意他人的意见。

他总结出:没有其他选择,不同意就会葬送他的军事生涯。另外,他也不能阻止他人,即使他想的话。进攻必须进行下去,正像在东部与土著人作战时那最后的一场主要战斗一样。

哨兵进来打断了将军的谈话。一位居民要求马上见到指挥官。透过帐篷门帘缝,威廉斯看到一位30岁左右的脆弱的白人妇女,她眼中露出绝望的目光。后来他获悉,这位妇女是当地传教士的女儿,捎来土著人要求和平解决的积极口信,于是她独自冒着巨大危险前来谈判,企盼和平。

但将军却拒绝接见她。她在帐篷外朝他喊叫;将军在帐篷里用枪瞄着她向她发出命令,而不知道她口信的内容,其实他也不想知道。同样,威廉斯静静地呆在那里,一语不发,因为他清楚将军的压力也很大。

为了开发经济,他曾保证开放该地区。权力掮客及其政治盟友的观点若得以实施的话,一场战争是必不可免的,仅让当地居民和土著人建立他们自己的拓荒文化是不行的。

不,依照这些人的观点,国家将来的模式,必须操纵与控制在能使这个国家变得安全与富有的人的手中,应该考虑这些人的最佳利益。

若让少数人做出决定,那岂不太可怕,太不负责任了。威廉斯深知,战争会极大地迎合铁路和煤矿大亨以及新兴的石油业的利益,当然,这也能确保他自己将来的利益。他必须做的是缄默不语,把牌继续打下去。

在他认为,沉默即是抗议,这倒不像将军的其他主要助手。他曾记得看到房间另一边的他的一位同事,一位小个子,走起路来有些瘸的人。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瘸的,他的那条腿也没毛病。他可是位最后总是爱说好好好的人。    此人,也像将军和其他操纵者一样,对土著人感到害怕并想让他们迁走,这倒不是因为开发工业经济会毁坏他们的土地。他们害怕这些人还有更深层的原因-----某种令其畏惧的不同的意见,尽管这种意见从整体上说仅被少数的年长者所知,但在社会上却被嚷得沸沸扬扬。这种意见要求操纵者们改弦易辙,不要忘记对待国家的将来尚有另一种观点。

威廉斯发现,传教士的女儿已安排好,要和大原始部落的酋长们一并前来,作最后一次尝试,以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条款,达成一致的意见;作最后一次努力,以提出、解释他们自己的要求、建立他们自己价值的愿望,尽管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与他们格格不入。

威廉斯内心深处明白,应该让这位妇女讲话,但最终他仍保持沉默。而这位将军飞快地摇了一下头,便把双方调解的可能抛到了九霄云外,并发出了战斗的命令。

在我们观看时,威廉斯的回忆又变了。他躲到深林中的一个峡道处:即将来临的战斗场地。骑兵队一窝蜂似地越过一座山脊,发起了突然进攻。土著人奋起抵抗,从峡道的两侧向骑兵袭击。不远的地方,一位魁梧的男子和一位妇女蜷缩在山岩之中。

这位男子是个专业性的会议秘书,在那里观察着。由于离战场太近,他被吓得瑟瑟发抖。战斗是错误的,一切都错了。他的兴趣是经济,而对暴力他却一无所知。他来这里时相信白人和印第安人无须发生冲突,并认为,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势头会被接受,得以发展,并被融进两种文化之中。

山岩中,在他旁边的是他先前在军事帐篷里见到的那位妇女。此时,这位妇女感到自己被抛弃,被出卖了。她清楚,她的努力本该奏效,倘若手中掌握权力的人肯听一听她的意见,一切都是有可能的。但她决不屈服,她对自己说,直到暴行结束也不屈服。

她接连不断地自语:“能够得以拯救!能够得以拯救!”

突然间,从他俩背后的山坡处,两个骑兵飞也似地朝着一个土著人奔去。我使劲地想看清那是谁。原来此人是在我与大卫谈话时我心目中所见到的那位好生气的酋长,他曾经破口大骂白人妇女的意见。我看到,他飞快地一扭身躯,拉弓搭箭,朝一位追踪他的骑兵胸部射去。而另一位骑兵一下从马上跃起,猛地扑到他的身上。这两人展开了激烈的拼杀,最后骑兵用刀深深地刺透土著的喉咙,鲜血喷涌,洒在荒芜的大地上。

惊慌失措的经济学家观看着战斗,恳求那位妇女与他一并逃离,但这位妇女却挥手让他待在那儿,冷静下来。威廉斯首次在他俩旁边一棵树的附近见到一位年迈的部落人,他的身形闪烁不定,进出威廉斯的眼底。此时另一队骑兵奔上他们头上的山顶,不分青红皂白地胡乱开着枪。子弹击中部落人和这位妇女。部落人挑衅性地站在那儿,微笑着,然后慢慢地倒下了。

在我把注意力回转到威廉斯时,他正在回味血迹的恐怖及其所产生的仇恨。他清楚,当土著人为确立自己的环境而战时,他竟袖手旁观,未做出任何反应;和以前一样,对自己最近期生活所抱的希望竟熟视无睹,未能及时清醒过来,忘记了自己的特殊使命。

似乎是这种想法把他推入更深层的回忆。**在人类那漫长、曲折的历史中,恐惧一直是大敌。**他似乎悟出,当前人类的文化正在两极化。他似乎一直在痛苦的挣扎中畏缩。他清楚,只要有足够的人,只要足够的人理解恐惧,两极化就会消失殆尽